在刚刚结束的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锦赛上,中国短道速滑队以出色的表现斩获男子5000米接力金牌,同时女子选手也在个人项目中摘得一银一铜,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冰雪运动的实力与潜力,这场为期三天的赛事在荷兰鹿特丹举行,吸引了全球顶尖选手的激烈角逐,而中国队的表现无疑成为最大亮点之一。
男子5000米接力决赛中,由李文龙、刘少昂、任子威和林孝埈组成的中国队以6分41秒543的成绩力压韩国、加拿大等强队,夺得冠军,比赛中,中国队从起跑阶段就展现出极强的战术执行力,刘少昂在第二棒成功超越韩国选手,确立领先优势,最后一棒林孝埈顶住压力,以近乎完美的冲刺锁定胜局,这是中国队继2018年平昌冬奥会后,再次在世锦赛接力项目中登顶。
赛后,队长任子威表示:“这块金牌属于整个团队,我们经历了伤病和状态起伏,但始终相信彼此。”主教练张晶则强调,胜利源于日常训练的细节打磨和队员间的无条件信任。
女子赛场同样精彩纷呈,21岁小将王晔在1000米项目中以1分28秒742的成绩获得银牌,刷新个人国际大赛最佳战绩,她在半决赛中曾以小组第一晋级,决赛中与荷兰名将舒尔廷展开激烈争夺,最终仅以0.3秒之差屈居亚军,王晔赛后坦言:“与顶尖选手同场竞技让我学到很多,未来会继续提升弯道技术。”
老将范可新则在1500米项目中拼得铜牌,这是她职业生涯第6枚世锦赛奖牌,尽管因年龄和伤病影响状态,范可新仍凭借丰富的经验在最后两圈连续超越对手,为中国队再添一奖牌。“只要站在冰场上,我就会全力以赴,”她说道。
本届世锦赛上,韩国队延续了传统强队底蕴,收获3金2银,尤其在男女个人项目中表现强势,韩国选手崔敏静包揽女子500米和1500米双冠,而黄大宪则在男子1000米中夺冠,中韩两队的较量贯穿全程,尤其在接力预赛中,中国队曾以0.01秒险胜韩国,为决赛夺冠奠定心理优势。
国际滑联技术代表马克·泰勒评价:“亚洲队伍的整体实力已领先欧洲,尤其是中韩的战术执行和爆发力令人印象深刻。”
此次世锦赛被视为2026年米兰-科尔蒂纳冬奥会的重要练兵,中国短道速滑队自北京冬奥会后进行新老交替,本次比赛证明了年轻选手的成长潜力,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倪会忠表示:米兰体育官网“我们将总结技术短板,重点提升中长距离项目的耐力训练,同时加强心理辅导。”
值得一提的是,归化运动员林孝埈的融入成为团队关键,他在本次赛事中不仅贡献接力金牌,还在男子500米中闯入决赛,林孝埈用中文接受采访时说:“能代表中国队参赛是荣誉,我会继续为团队拼搏。”
短道速滑因其高速、多变和偶然性,始终是冰雪运动中最具观赏性的项目之一,本届世锦赛门票全部售罄,荷兰观众的热情也反映出该项目在欧洲的普及度提升,国际滑联数据显示,全球短道速滑注册运动员数量较上一奥运周期增长17%,其中青少年占比显著提高。
随着米兰冬奥周期的开启,各国队伍必将展开更激烈的竞争,对中国队而言,巩固优势项目、突破中长距离瓶颈将是未来三年的核心目标,正如主教练张晶所言:“每一块奖牌都是新起点,我们的目光始终向前。”
这场鹿特丹之战,不仅是中国短道速滑的又一次辉煌,更吹响了备战冬奥的冲锋号,冰刀划过赛道的瞬间,速度与激情之下,是无数日夜的汗水与坚持,而中国队的红黄色战袍,正以愈发自信的姿态,闪耀于世界舞台。